您好,欢迎您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审计处

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度审计工作总结

发布者:金蓓莉发布时间:2018-12-19浏览次数:156

2018年,审计处在学校党委、校长的领导下,在协管校领导的直接指导下,紧紧围绕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学校中心工作,切实履行审计职能,为维护校内经济秩序,推进党风廉政建设,保障学校事业健康发展积极献力。现将2018年度审计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:

一、认真学习领会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,切实肩负起“免疫系统”重要防线作用

2018年是学校全面启动新一轮综合改革之年,审计处在结合学校重点工作,紧紧围绕《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工作要点》和《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》等文件精神的同时,把“服务部门、学校治理”作为首要任务,以发挥审计“免疫系统”功能为着力点,积极贯彻落实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,努力开展内部审计工作,积极履行审计职责。

二、贯彻执行《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》和《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》精神,健全并完善学校审计工作体系和制度

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,制定了《华东师范大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》(华师审(20181号)。同时不断推进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,梳理相关制度,将管理审计融入跟踪审计当中,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,重点关注项目建设程序、招投标、承发包、合同管理、资金管理、投资管理、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的过程监督,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和纠正。

三、加强对学校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,进一步完善内控框架的搭建和内控风险评估工作

本学期,在对第一阶段7个重点领域内部控制建设整改情况检查的基础上,进一步对标《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(试行)》,对其所规定的内容进行全面梳理,重点包括招生管理、教师入离职管理、国际交流合作管理、合同管理、科研项目管理、财政专项项目管理、所属企业管理、教育基金会管理、经济活动信息化管理等方面。

预计2019年上半年,可以完成学校整体的内控建设和评价工作,实现促进学校和部门改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目标。

四、加强学校审计信息化建设,全面提高审计监督的综合能力

根据《教育部关于推进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意见》要求,重点推进审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,全面提高审计监督的综合能力。该平台主要包括三大模块:财务审计、工程审计、内部控制审计。按照工作计划,预计年底前可完成财务审计模块的搭建。目前正在进行的重点工作如下:

1.财务数据抓取工作;

2.资产、科研、创收等数据端口建设和数据抓取工作;

3.软件模块个性化变更;

4.系统安全性。

五、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

根据学校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的年度工作计划,持续做好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,积极推进领导干部任中审计和党政领导干部同步审计工作,努力实现对重点部门、重点岗位主要负责人在其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的目标。

2018年,共计完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24项。

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例会制度,对审计中遇到的问题开展集体讨论;建立了内审人员复核、分工协作和外聘审计项目联络员等制度,进一步加强对审计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,保证了审计质量,提高了审计效率。

不断推进审计整改闭环管理,建立健全审计整改工作联动机制,整改督查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。在审计报告中明确规定被审计单位应在收到审计报告60日内将审计整改结果签报审计处,同时制定了“审计发现问题清单”和“审计问题整改清单”,坚持“对账销号”制度,进一步加强对审计整改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,有效地督促被审单位落实审计整改工作,逐步扭转“屡审屡犯”的现象。

六、稳步推进科研经费审计工作

根据学校科研经费实际管理情况,结合审计联席会议的工作计划,在深化科研项目经费审签的同时,对需要接受外部审计的重大科研项目进行校内预审工作。

在审计中主要对劳务费、材料费、差旅费、委托测试费、外拨经费五类支出的合规性进行审计,及时发现问题,查找原因,积极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。

2018年,完成科研项目校内预审8项,更好地协助了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经费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。

七、逐步完善专项经费审计工作

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和监督,进一步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,2018年共计开展专项审计6项,目前已经完成5项。

八、加强对学校基本建设投资的审计工作

维护学校合法权益,节约建设资金。截至127日,共计完成基建修缮项目审计201项。

(一)基建及大型修缮方面

1.结算审计项目

已完成15,积极推进中2项。

2.跟踪审计项目

已结束现场跟踪审计工作的5项,仍在跟踪审计阶段的5项,新启动6项。出具审核意见22份,复核跟踪审计项目55个合同、招标文件(含清单及控制价)的审核意见111份,其他审核意见37份。

3.竣工决算审计项目

及时对工程造价分析、物耗指标、工日指标、经济指标的合理性进行复核审查,并对工程中使用的主要材料、工程设备的计价依据,以及造价编制说明进行审核。纠正了审计事务所在审计中的审计依据,并对错误结论进行了更正。已完成竣工决算审计报告8项。

4.重视每周工程审计例会和档案资料管理。认真做好例会记录工作,重视档案资料管理,按工程项目立项分别建立了完整的档案资料。

(二)零星修缮方面

1.进一步梳理规范流程和相关文件,拟定《华东师范大学修缮工程审计告知书》,保证审计时效性,提高审计质量。截至127日,共计审核由后勤保障部送审的大型修缮工程结算资料4份,由各工程归口管理单位送审的零星修缮项目结算资料133项,审结186项(含往年审计项目)。

2.参与学校修缮工程项目的招投标、合同等前期审核工作,从建设流程、内控要求、工程预算、费用支出等多个方面提供咨询服务。出具招标文件、合同等文件审核意见8份,进度款审核1份,变更签证审核21份。

3.联合建设方和事务所对“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”、“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野外检测研究站”进行实地踏勘,保证校外研究站工程结算审计的顺利实施。

九、赴其他兄弟院校考察情况

20183月份开始,审计处用时2个月,分次分批赴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南京大学、中山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开展交流调研工作。在信息化建设、财务审计、工程管理等方面开展主题讨论,总结得出值得借鉴的主要方面有:

1.加快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;

2.利用社会审计力量加大经济责任审计所占比重,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;

3.探索科研经费审计新的方式方法;

4.加强工程审计管理。成立工程投资评审、投资决策等委员会,对投资计划和设计概算进行评审,控制建设标准,解决超概算问题,并对重大重要工程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;

5.重视人才建设,提高队伍整体素质。

十、参与有关经济管理工作,积极发挥内审服务与监督功能

作为学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和资源保障委员会成员,积极参与有关管理制度和业务事项的审议工作,努力发挥审计建言献策的咨询功能。

密切与国资处、华大资产经营公司在企业年报审计、破产清算、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工作上的协同合作和业务指导,分类分级开展了企业各类审计工作。

十一、不断提高队伍素质,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

1.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教育部、中国教育审计学会、市教委等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和工作研讨活动,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学习和交流,努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。

2.强化岗位责任制,提高业务工作的执行能力,积极创造锻炼机会,发挥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特长。2018年,共计安排校内外学习19人次。分别有2位同志转为学校正式事业编制,2位同志借调学校巡察小组参加学校对二级院系的巡察工作。1位同志获得“学校档案工作先进个人”,1名同志挂职财务处进行学习。另外,审计处还为学校输送了2位同志,分别担任校办企业的监事,推荐1位同志为上海市教委特约审计员。